2023年11月13日

金秋田畴好“丰”光

综合  2023年11月13日   来源:

 

  □本报记者 张小兵

 

  正是一年好“丰”景。平川田间,玉米秋收正忙;农户院落,牛羊“欢声”一片;果蔬大棚,收获绿色希望……田畴沃野正以最朴实的姿态,展示着华亭市山寨乡乡村振兴的亮丽答卷。

  清晨,北阳洼村的乡间小路,老远就听到牛犊“哞哞”的叫声。张小琴一如往常起了大早,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打扫牛棚卫生、给牛栏消毒、添草、加水……

  “一般牛犊长到500公斤以上我才会卖,牛老板直接上门来买。去年我喂了10头牛,卖了12万多。”说起去年的“收成”,张小琴兴奋之情无法自抑。“趁着乡上的好政策,我又新建了一座牛棚。新牛棚又宽敞又干净,牛越养越多,最近牛价也好。”今年,张小琴又扩大了养殖规模,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火红的产业托起火红的生活。今年来,山寨乡按照“大户支撑、全域覆盖、典型引领”的思路,精心组织实施北阳洼养牛专业示范村建设项目,创新养牛产业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加快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的发展格局。如今,全乡像张小琴一样的“牛倌”们“牛”势崛起,“顶起”了致富新天地。

  肉牛产业牛气冲天,药材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今年我们按照‘政府引导、支部牵头、社农联动、大户支撑’的思路,由甘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推行‘合作社+大户带农户’的联动带农机制,建成甘河、峡滩、菜川河流域、北沟塬4处千亩药材种植基地和甘河村药材试验育苗基地,带动全乡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山寨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马俊向记者介绍。

  在甘河村千亩药材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独活、大黄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伴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药香,丰收的喜悦也扑面而来。

  地还是那块地,如今不再贫瘠;村民还是那些村民,却有了新的身份,在家门口当起了“上班族”……在“变”与“不变”当中,山寨乡东街村重构产业发展新格局,重塑美丽乡村新面貌,种下了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去年以来,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东街村村民马栓秀无事可做,家里的花销越来越大,压力与日俱增。就在她一筹莫展之时,东街村党支部书记马丽萍发来了务工邀请,帮她摆脱了生活困境。马栓秀跟着马支书的“劳务小分队”连轴转,尽管辛苦,但每天都能挣到100多块钱,这让她精神抖擞、动力十足,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摘“穷帽”、奔富路,干群一心,马不停蹄。

  如今的东街村,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大棚内、菜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大家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忙得不亦乐乎。“西葫芦算不上高档菜,但在我们村种出了名堂。今年露地种了260亩,每天采摘量在4000至8000斤左右,在周边市场不仅走俏,而且被山东、河南客商早早预订,名花都有主了……”马丽萍乐呵呵地说道,“预计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会突破30万元。”

  产业规划明晰,目标更加长远、脚步更加坚定。东街村土地“动起来”、集体“富起来”的变化,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生动见证,是蔬菜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有力举措,是产业兴旺赋能兴村振兴的强力保障,带动着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撑起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脊梁”。

  田野,凝聚着致富的喜悦;乡村,走出铿锵的步伐;新居,传来阵阵欢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村铺通条条坦途、产业兴旺人人增收……如今的山寨乡,处处可见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