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曼艺
“以前住着有裂缝的房子,一家人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出现安全问题,现在马上要住进新房子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崇信县锦屏镇杜家沟村村民杜乙田的新房子即将完工,杜乙田一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我们是在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复核时,发现杜乙田家自建房屋顶塌陷、墙体开裂,存在明显结构安全隐患的。”崇信县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自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县住建局不断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切实加强农房安全质量管理,提升农房建设水平,全力改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近年来,崇信县住建局紧紧围绕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房屋建筑调查、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及农村房屋动态监测工作,不断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房屋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安全日常巡查机制,制定农村住房安全隐患管理台账,定期不定期对全县脱贫监测户和特困供养人员等六类重点对象农村房屋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形成了“县乡村户”四级动态监测新模式。积极与省市对接,搭建了县级全国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平台,构建了住房安全“线上+线下”管理模式,实现了智慧化、动态化监测,录入农房抗震改造开工竣工及资金兑付信息46户,在线监测六类重点对象5974户,进一步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
今年7月,崇信县城市社区滨河路社区管辖的一建公司家属院5名业主代表反映“家属院的污水管道破损,导致化粪池溢满,现已将自来水管道污染,无安全饮水使用”。接到业主诉求后,社区调解员联合物业公司与业主协调,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共识,24户业主每户缴纳200元,共计4800元,由物业公司联系车辆对溢满化粪池进行清理,并对损坏下水管道进行维修,经过清理维修,业主诉求得到合理解决。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