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据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平凉市先后举办了2017年“崆峒山杯”全国业余围棋擂台赛,2018年第二届中国业余围棋“7段王”争霸赛、“弈决崆峒”世界道教名山围棋邀请赛暨世界围棋发源地高峰论坛,2019年第五届“平凉陇原杯”全国(魅力中国城联盟城市)业余围棋邀请赛,2020年第34届“黄河杯全国业余围棋赛”,2021年平凉市第四届女子围棋大赛、“崆峒杯”第一届全国业余女子围棋比赛,2023年“崆峒杯”第二届全国业余女子围棋比赛等,提升了围棋项目在平凉的参与度和知晓度,促进了围棋事业快速发展。
在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指导下,市围棋协会积极探索协会发展模式,主动开展各类“请进来、走出去”交流活动,围棋氛围良好,基础水平不断提高。平凉棋友们以赛代练,在大大小小的各类比赛中,尽情享受着黑白对弈的乐趣。以棋为媒、以棋会友,平凉市围棋协会携手有识之士,共同为行业探路、为城市赋能,向世人呈现平凉“围棋之乡”的深厚文化和生动图景。
品牌赛事的背后,围棋的普及教育润物无声。
处处落子,下好一盘“大棋”。截至目前,全市7个县(市、区)均成立围棋协会。围棋进学校,为围棋在平凉的推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有课余学习围棋的孩子达1万多人。崆峒区西郊小学、华亭市东华小学、庄浪县第一小学等29个学校(幼儿园)获评平凉市“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幼儿园)”,占甘肃省三分之一强,在全国地市中名列前茅。在平凉14家校外棋院继续学习的大约有1500人。
“随着围棋特色学校的不断增多,校园围棋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也会不断加强,更会加快学校围棋教学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进程。”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市围棋协会还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在学院开办围棋社团活动,5年来参与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400余人。
围棋进校园,既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围棋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方向。
趋势:构建文旅体融合多赢发展模式
体育赛事让平凉山水“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串联成类型多样的文旅体产品,形成产品库、线路图和“故事汇”。
以高端赛事为基点,为城市积极“引流”。承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崆峒山站)、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平凉段)比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崆峒武术节、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联赛……每个赛事都为平凉带来巨大客流,让我们看到了体育旅游消费的巨大能量和广阔空间。
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吸引游客深度体验美好。依托“森林、高山”的自然资源,在“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大力发展自行车、登山、摩托车越野赛等多种运动项目体验。在一系列比赛和活动中,各方来客深度体验平凉最美旅游路线,在每个角落和细节安放身心,感受服务,感知温暖。一个个赛事经由国家、省市媒体的传播,放大城市形象和魅力,更放大一座城市令人心神向往的无限可能。
以体育文化为卖点,打开世人了解平凉的窗口。“围棋之乡”平凉,有诸多的关于围棋的文化传说和故事。“武术之乡”平凉,鼓荡着“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的崆峒侠风。平凉深挖围棋文化、武术文化富矿,并借助围棋、武术等品牌赛事的举办,让世界一窥平凉历史文化的斑斓,为平凉带来更多声名远扬的机会。
平凉不断引进各类体育赛事,打造升级赛事品牌,丰富体育旅游业态。平凉鑫新生态农庄综合示范园(海寨沟)、王母宫山滑雪场、腾骏马术俱乐部、金龙渔业垂钓基地、浩宇信鸽工棚等一批体育旅游项目以及多条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在平凉应时而生,记录着平凉文旅体人有关创造和梦想的故事。
从体育到“体育+”,从体育名片到城市请柬,体育成为平凉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平凉红牛”“静宁苹果”持续供应国家运动员和重大体育赛事,来自“问道崆峒·养生平凉”的丰饶物产助力运动健儿取得佳绩,为国争光。
平凉的文旅体融合发展探索实践表明,深度融合发展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常宁表示,平凉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联动效应,以打造精品体育赛事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进一步壮大文旅体融合市场主体,创新打造融合新空间,激发融合发展新活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的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