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娜/文 杨昕/图
激情八月,平凉体育喜讯频传。
8月1日,静宁姑娘王媛媛惊艳亮相巴黎奥运赛场,在女排小组赛第2轮较量中,中国女排以3比0大胜,王媛媛作为副攻,成为这场胜利的重要推手;
8月2日,屡次在中国田径赛场斩金夺银的庄浪姑娘王盼盼,收到了上海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录取通知书,梦想之船再次扬帆;
8月5日,平凉迎来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崆峒杯”第三届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拉开帷幕……
平凉是一座被体育精神淬炼的城市。3000年独特的生活美学中,运动是最具跳跃、最富活力的符号。“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古老的崆峒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传崆峒勇”的崆峒侠风,为包括武术、围棋、足球在内的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近年来,平凉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办好品牌体育赛事,向全国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在各级赛事中取得佳绩,全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平凉体育画出了一道乘风破浪的向上曲线。
跑步是35岁的林爱民生活中的一步分。从泾河边,到市体育运动公园的健身步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跑步,我收获了健康和快乐,也结识了很多热爱运动的朋友,生活快乐而充实。”林爱民感慨道,“以前要找健身的地方有点难,这几年锻炼健身的地方越来越多,城市越变越好!”一个个体育场馆的落成点燃了林爱民们的热情。
平凉从硬件设施上为全民健身彻底打开了新局面。全市共建有各类体育场地9768个,场地总面积461.3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
凸显时尚之美的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堪称平凉城市新地标。
宛如从天而降的巨大银色飞碟,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时尚而壮观。漫步在占地450亩的体育运动公园,几何图式的现代化建筑令人目不暇接。游泳馆、体育馆、体育场沿滨河路依次展开,呈分散式布局,三者通过两层人行平台及顶部的“飘带”串联,浑然天成,简洁大气,犹如镶嵌在“飘带”上的三颗明珠。
站在可以“望山见水”的云袖彩虹桥上,远望,是见证城市“千年之变”的崆峒山,近览,是水景幕墙和跌水小品,城市生活美学的“平凉表达”跃然眼前。
这里是层次丰富、充满活力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举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和全国单项比赛,如各种球类、体操、田径、拳击、柔道、围棋等,开展各类体育培训。同时,还能进行文化交流、演艺、展示、集会、商业文艺演出和各类会展服务,堪称是平凉体育产业升级、着力打造体育强市的精准布局。
沿着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一路西行,在平凉中心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平凉活力公园。
活力公园是平凉市委、市政府2022年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公园设计空间总体布局为“一心、一环、五区”,一心为生态中心,一环为环形活力跑道,五区为生态休闲区、乐享活力区、入口景观区、儿童游乐区、林下休憩区。场地内以曲线造型为设计手法,取源远流长之意,蜿蜒曲折的环形活力跑道对各功能板块进行串联。公园的设计中融入了更多趣味景观空间,包括生态草阶和树木林地。活力跑道、儿童游乐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成为市民运动的好去处。
从地理位置看,活力公园与绿地广场、柳湖公园、市体育健身广场、市体育馆相互连通、互为补充,并与位于城市中轴线南端的南山公园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城市的运动空间集群。
为拓展更多的运动空间,我市优先规划建设贴近行政村(社区)、方便可达的多功能运动场地,同时充分利用城市、乡村“金角银边”等小微空闲土地资源,加快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打造小微运动场地,充分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
平凉人慢慢从运动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与平凉持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织密场地设施全域网的努力密不可分。平凉坚持城乡一体建设、点面一体布局、新老一体使用“三个一体”,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保障,为推进群众体育活动创造条件。1456个村全部建成了农民健身工程,102个乡镇(社区)建成了体育健身中心。建成甘肃医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平凉一中、广成学校等院校及华能电厂、电力公司等体育场馆。建成平凉奥林匹克公园项目(静宁)和崆峒区体育场、华亭煤业体育馆、华亭体育公园、泾川体育场以及灵台、崇信、庄浪、静宁体育场、体育馆。建成了广成大酒店、金色海岸、金坊源游泳馆……
除了建设各种专业场馆,平凉还做足“绣花功夫”,结合城市更新中的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为全市几百个老旧小区内或周边配备建设了体育健身设施,让老百姓健身举步可就。而智慧化的运动系统也“植入”许多健身场地,让运动更有现代范儿。
对体育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早已浸入平凉城市的肌理。每当晨曦初露或是夕阳西斜,无论是城区的市民广场,还是乡村的健身游园,练武术、踢足球、打篮球、做健身操、跳广场舞……各种群众性的健身运动在平凉大地“如约登场”,绘就了一幅生气勃勃的幸福画卷。
近年来,平凉市围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以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参加锻炼人数不断增加,全民健身组织基本健全等为目标,将运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如今的平凉城乡,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5月21日,庄浪县文体活动中心人潮涌动,格外生动热闹,由34支代表队、400多名球员参赛的庄浪县全民篮球赛正在酣畅地进行着。“加油、跑位”“注意回防,别轻易失位……”球员在场上奔跑,观众在场外呐喊,运球、传球、突破、投篮,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鼓掌声、助威声相互交融,篮球场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将热闹氛围推向了高潮。
在平凉,各县(市、区)每年都会组织各类形式的运动会,促使居民加强体质锻炼,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各大中小学校里,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都会参加小型的校园“运动会”,踢足球、打篮球、练武术……校园内的所有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都会被同学们迅速“占领”,他们在体育教师和教练的带领下,展开常规化的训练,各种体育项目已经与校园的学习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同学们不可或缺的一种校园生活方式。各大中小学校均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等作了具体要求,为培养体育人才激发兴趣、奠定基础。
放飞梦想,激情飞扬。永不停歇的,是平凉向体育强市迈进的步伐,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体育初心,是朝着更高、更快、更强方向发展的不断拼搏的精神。
以体育传递友谊,期待“崆峒杯”第三届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能为全国围棋爱好者搭建起最好的交流舞台。而平凉厚重的地域文化,丰富的美食人文,一定可以为全国围棋爱好者的对话交流、情感交融,注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