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传承拳道 擦亮武术之乡名片

——河南省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来平调研交流侧记

综合  2025年02月15日   来源:

 

  □本报记者 刘亮 文/图

 

  “我1945年3月21日生于西大街法院巷,六岁前的童年是在平凉度过的,平凉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次来看到由我外公传下来的陈式太极拳在平凉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我非常高兴。”日前,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来平凉调研,在活动研讨会上,陈氏第十九世第十一代传人陈立清之子80岁高龄的原定宇高兴地说。

  专家们与我市陈式太极拳研习者一道,对陈氏第十八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鸿烈,陈氏第十九世第十一代传人陈立清、陈立宪等先辈,于民国时期落脚甘肃平凉传授陈氏太极拳(小架),以及八十年来传承守正和发展创新的情况进行调研。

  陈式太极拳由明代陈王廷创编,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家族代代相传。20世纪初陈发科在北京传拳,技惊京华,陈式太极拳因而声名大噪。1943年,陈鸿烈因时局西迁,在平凉落地生根。他打破了家族不传外的传统,收平凉拳师居世安为徒,传授陈式太极拳,就此拉开了陈式太极拳(小架)在平凉传承的序幕。居世安于1943年到1973年积极开门授徒,岐有仁、邵俊杰、孙联英等他的众多弟子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在平凉传播的中坚力量,为陈式太极拳扎根平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平凉市陈式太极拳协会成立。2019年平凉陈式太极拳小架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崆峒武术众多拳法中的一朵奇葩。

  两地陈氏太极拳研习者们一道登崆峒,赴歇马殿、法院巷、北门城墙等陈鸿烈、居世安、陈立清生活和传拳的地方,缅怀他们在平凉传承发展陈氏太极拳(小架)的功绩,追忆陈式太极拳在平凉传承、发展的历史。

  在双方的表演联谊活动中,平凉市太极拳协会的研习者们展演了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炮锤、陈式太极拳(小架)一路、太极推手、太极剑和太极刀以及崆峒养生十三势,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非遗传承人、高级太极拳师、河南省太极拳协会副主席、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高级顾问陈沛林等多位河南省陈氏太极拳高手也为平凉研习者们表演了陈氏传统太极拳,受到太极拳研习者的热烈欢迎。

  “平凉研习者创立的崆峒养生十三势,作为基本功来练习非常好。大家在练习好崆峒养生十三势等基本功的基础上,须注意不管什么招式,拳架一定要身正,这是练好陈式太极拳的核心要义。”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焦作市太极拳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太极拳协会技术顾问陈沛菊在观看表演后点评道。

  “练习好陈氏太极拳一是要信仰太极拳,二是要热爱太极拳,再就是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原定宇说。

  “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的高手们对太极拳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们在表演中所展现的深厚功力,让我们眼前一亮,深受教益。这次活动不仅追忆了陈式太极拳在甘肃平凉传拳的历史背景、传承脉络以及在拳坛的地位和影响力等,也研讨了陈立清、陈立宪太极拳传承体系拳理拳法,核对认定了平凉陈式太极拳(小架)拳谱。这对于陈式太极拳在平凉的发展必定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平凉市陈式太极拳协会李德福深有感触地说。

  平凉市陈式太极拳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来平的这次调研交流活动对扩大陈氏太极拳影响力和覆盖面,擦亮平凉旅游名片,提升崆峒武术之乡的知名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平凉研习者表演陈式太极拳。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