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6日

关山深处的“诗与远方”

综合  2025年06月06日   来源:

  (上接第1版)像张芳芳这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村民,在石桥村已有50多户。他们有的开起农家乐,有的经营游乐项目,有的则打理着草莓采摘园、油菜观光园、中蜂养殖园等特色产业。据统计,其中29户农家乐和25户游乐项目经营户,年均收入稳稳超过5万元。

  石桥村的魅力,不仅在于焕然一新的“颜值”,更在于悄然提升的“气质”。漫步至村文化广场,公告栏上“好婆婆”“好媳妇”的评选结果传递着孝老爱亲的淳朴乡风。村部红白理事会立下的章程里,对宴席规模、彩礼标准都做了明确限定,有效刹住了攀比浪费之风。“过去办场喜事,没个三四万下不来,现在顶多两万块,省心又省力。”村民王德明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移风易俗带来的踏实感。

  据村党支部书记朱茂义介绍,近年来,石桥村立足资源禀赋,结合本村实际,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展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化党建引领、壮大产业、补齐产业链条、盘活用好闲置资源等方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档升级。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精神文明示范村”和“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24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33万元。

  夜幕再次降临,篝火在石桥村的露营基地重新燃起,跃动的火光映照着的不再是沉寂的山影,而是一个村庄被唤醒后蓬勃的心跳。

  石桥村的变迁,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从默默无闻的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从守着资源沉睡到产业兴旺、活力迸发;从环境脏乱的旧貌到如今生态宜居的新颜——这场深刻地蝶变,是一次经济的跨越,更是一场乡土文明的升华。如今的石桥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