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人员现场检查。
□本报记者 甘广洲
高 帆 文/图
为切实防范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环境下的食品安全风险,连日来,静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精准施策,开展了餐饮夜查、农村食品安全持续整治、便民市场“菜篮子”专查、食品安全集中培训“四项”护航行动。
聚焦夏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静宁县市场监管局抽组专项整治组工作人员,深入县城大中型餐饮店、餐饮集中区、烧烤摊点等经营场所,严查环境卫生脏乱差、餐厨垃圾未及时规范清理、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或健康证过期、使用腐败变质食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食用物质等突出问题。通过开展餐饮夜查执法、发布经营主体“红黑榜”等措施,形成监管震慑,推动夏季餐饮环节监管持续向好。
在农村食品安全持续整治中,13个市场监管片区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督检查,重点整治餐饮店、食品小作坊、食品店等场所环境卫生不达标、通风及“三防”(防蝇、防鼠、防尘)设施不到位、冷藏冷冻食品购进及贮存不合规、使用不洁净食材、从业人员上岗穿戴不规范等问题。通过现场督改、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调处食品投诉举报等措施,进一步净化夏季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便民市场、集贸市场“菜篮子”专查,是保障夏季群众“舌尖安全”的有力举措。城区、城关所及各乡镇片区执法人员进入街边便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一边强化监管排查,一边对自产自销蔬菜水果经营者的电子秤、台秤等计量器具现场检定,切实保障群众“菜新鲜、菜量足”的消费获得感。
围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回头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各属地监管片区对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经营业主集中开展培训约谈。培训中明确要求:各业主需规范食品标签,不经营或使用“三无产品”,不销售“垃圾食品”;保持生产经营场所清洁卫生,食材购进合规且分类分区存放,严格做到荤素及生熟分开;确保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到位、“三防”设施齐备有效。通过针对性要求,推动经营业主“对症下药”抓好自查自纠。
此次护航行动共开展餐饮夜查6场次,排查夏季食品经营主体588家次;开展便民市场、集贸市场专查32场次;召开食品生产经营者集中培训13场次;成功调处食品投诉举报19件,督改突出问题102个。通过扎实有效的监管措施,筑牢夏季食品安全防线,让静宁县群众的夏日食品消费更安心、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