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纸卷上的崇信答卷

关注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

  □本报记者 齐荣 文/图

 

  平凉中心城区新世纪绿地超市的日用品区,促销员王慧热情洋溢地向顾客推介:“平凉人用平凉纸,价低质优!”展台前,“雨森”品牌纸品吸引着众多顾客驻足比较。

  家庭主妇李秀兰熟练地将四提纸巾放入购物车:“这纸柔软不掉屑,价格亲民。”她的选择,折射出对本土品牌日益增长的信赖。这份信赖的源头,指向了崇信县工业集中区的甘肃雨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两个月前,西北地区4条智能化高端生活用纸生产线在雨森公司正式投产。产能共计12万吨的生产线,一举填补了区域高端纸品市场空白,成为崇信招商引资的“金名片”。

  步入雨森厂区,现代化的建筑错落有致。600余米生产线贯穿原料库、厂房和成品仓库,井然有序。叉车穿梭,生产线上的国际领先碎浆系统精细处理原料,全自动化控制系统无声监控。高效与科技取代了传统造纸厂的喧嚣。

  “我们拥有多条卫生纸深加工生产线,4条智能造纸生产线尤为关键,实现原料到原纸的‘一站式’处理。”公司副总经理王帅介绍。3条采用“一拖二”模式(主机带双包装机)的卫生纸深加工智能线,每条生产线24小时产量高达50吨,远超传统的20吨,在产能、用工和成本上优势显著。

  项目一期投产不到一年,雨森旗下多个品牌已累计生产各类生活用纸18000吨,销售14140吨,覆盖陕甘新等西北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年底前将启动二号厂房建设,新增2条造纸生产线,二期厂房预计明年开始动工建设,新增6条造纸生产线,届时形成36万吨年产能;三期预留空间规划包装纸和非织布线。项目全部建成后,雨森将成为西北最大造纸基地,预计年营收28亿元,带动千人就业。

  雨森纸品何以迅速赢得市场?其低价优质的核心密码在于贯穿全链条的成本控制与效率优化。

  雨森在甘肃项目的设计上,充分借鉴了集团成熟的运营体系并进行了本地化升级。“我们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一致。”王帅表示,具体而言:原料端依托集团采购平台,构建稳定供应链;生产端通过智能升级与员工培训提升效率;管理端引入数字系统,对能耗、人工、物流进行精细分析和优化。这些举措使雨森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价格相比外地或进口品牌更具竞争力。

  今年1至6月,甘肃雨森总产值已达1亿元,带动就业360人。这份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崇信县工业集中区打造的坚实“软环境”。园区秉持“店小二”服务理念,统一规划布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尤为关键的是,平凉市宏泰热电有限公司提供的低成本过剩蒸汽,大幅降低了雨森的能源消耗成本。“我们致力于打造循环经济模式,降低企业负担,让其轻装上阵、专注发展。”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梁晓鹤说。

  在销售端,雨森采取“订单+代理分销”双轮驱动模式。园区则积极推动本地183家用纸商户与雨森合作,已销售生活用纸约500吨,通过协助建立销售网络、开展促销活动,提升其品牌形象。同时,引导雨森拓展外贸,注册成立贸易公司,探索纸制品出口与跨境电商销售,持续深化电商运营以扩大市场份额。

  雨森的成功,生动缩影了崇信工业集中区产业生态的优化升级。以建设百亿级工业园区为目标,园区重点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轻工业(纸制品)、循环经济(食品加工等)三大产业,形成“以煤电为基础、轻工食品为特色”的多元产业格局。

  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后,其平台带动效应强劲:截至今年6月份,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2.57亿元(同比增长8.4%),规上工业增加值19.65亿元(同比增长5.8%)。亮眼的数据,标志着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强力招商是生态壮大的引擎。崇信县以雨森为标杆,组建专班主动出击。“县领导挂帅,‘走出去’招商18次,‘请进来’洽谈34场。”梁晓鹤说,在“崇信发展大会暨雨森纸制品招商大会”上,通过“以商招商”签约项目30个,引资30.8亿元,纸制品深加工等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对于未来,崇信县工业集中区的战略清晰坚定。将聚焦“三区一城市”战略定位,坚持“稳步扩煤、加快转电、做强热能、壮大轻工”思路,抓实三大核心产业,通过优化布局、引导集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统筹推进“八项重点任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核心力量。

  如今,崇信“三链协同”的产业新生态已然成型。这座西部县城正以纸为媒,在链式升级中重获新生,奋力书写着从一张纸到一条链再到一座城产业转型的生动故事。

 

  工人正在抽查刚下线的产品。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