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履行政策和研究、规划和计划、投资和项目、改革和创新、统筹和平衡五大职能,精心打造“阳光发改、服务先锋”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不断开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校准思想“航向标”,厚植高质量发展软实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机关党建各项工作。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来抓,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平台,以理论研讨、专题研修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业务知识,组织开展集体学习27次、研讨交流43人次,讲授专题党课6人次,举办宣讲活动5场次、专题读书班2期,全面加强知识储备,党员干部抓经济、谋项目、促改革的统筹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建强基层“主阵地”,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不断深化“党委抓主体责任、支部抓达标创优、党员抓先进典型”工作内容,构建形成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积极开展机关党委换届工作,补选支委委员1名,按照支部建在科室原则,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划分。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各1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落实管业务与管党建“双推进”责任,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党支部和分管科室开展工作,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站在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全局高度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
三、压紧工作“责任链”,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把发展改革中心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落实成效的重要标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调整支部委员担任重要科室负责人,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工作专班,带头赴省争项争资、下县指导工作。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党建助推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攻坚突破年”投资项目550项,组织党员深入项目一线专班攻坚、专责推进,平庆铁路、安家庄煤矿等项目开工建设。将经济发展作为检验党员能力作风建设成效的最好标尺,定期组织部门、县(市、区)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全面推进红色领航产业链党建联建,坚持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把资源要素融在“链”上、把服务保障延在“链”上,谋划实施重大产业链项目429项、完成投资83.6亿元,推进优势产业集聚成势。
四、筑牢作风“压舱石”,打造高质量发展生力军。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助推党员干部增强政治纪律意识。集中组织理论学习、专题辅导、研讨交流和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实地调研等42场次,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创新开展“发改大讲堂”“科长上讲台”“文稿大练兵”等活动17期,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素质。设立机关抓落实提质效通报栏,建立“一催二督三通报”工作机制,及时催办、限时督办、通报晾晒,推动重点工作有力有效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落实新时代党建“五大工程”任务,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功能,不断改进党员干部作风,有效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融合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再塑新形象、再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