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党建品牌创建为载体,将支部党建、业务工作“双融双促”,用实际行动发扬了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精神,为美丽平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2月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先后荣获省级执法大练兵团体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表现突出集体3次,24名同志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市表彰。
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创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党建品牌,扎实开展“我为党旗增光添彩”行动、生态环境执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等,培育党员先锋队1支、党员示范岗6个。实施作风能力专项整治和规范化示范创建活动,建立并严格落实廉洁守纪、廉洁执法承诺等制度,签订承诺书98份。选派20余名执法骨干参加国家大气监督帮扶等重大行动,4名同志获通报表扬。连续4年抽组党员工作小组开展明查暗访,拍摄制作督查实录,指导县(市、区)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63个。
提升专业素养,勇于攻坚克难。连续8年开展“全员、全年、全过程”执法大练兵,连续5年获得省级荣誉。2019年以来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80起,3件选入全省行政处罚典型案例选编。持续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推动解决“老大难”问题190个,帮助企业解决环境问题2600个。集中力量开展矿区煤炭市场规范整顿专项行动,倒逼辖区10户煤矿投资4.2亿元建成全封闭式储煤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信访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生态环境问题,近五年办理投诉举报2782件,高质量办结三轮中央环保督察群众举报388件、省级督察信访问题264件。
聚力创新突破,全面争创一流。创新提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专项为突破的“1+3”执法监管新模式。探索“第四方辅助执法”,全面拓宽非现场执法手段。出台《领导干部干预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和处置制度》,被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推广。积极开展“一案双查”,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3起。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多发频发态势,探索制定《生态环境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依法查处案件12起,行业行为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