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汉代开始,泾河流域就逐步形成了以马莲河畔宁州为中心的北地郡,和以泾河畔的泾州为中心的安定郡,这两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共同组成了陇东地区的基本政治架构。国祚赓续,后来这两个中心控制的范围虽然还在马莲河流域和泾河流域,但位置却发生了位移,马莲河的政治中心由宁州北移至庆州,泾河流域的政治中心由泾州西移至平凉。宋代以后,这两个中心的位置最终固定了下来,这就是马莲河流域的庆阳府,泾河流域的平凉府,统辖陇东17县,这种格局一直保留了近千年。
庆阳城是水围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每次去庆阳,站在环江与柔远河交汇处,从平面的视角却无法感受这座古城的雄奇。2016年11月的一天,当我从董志塬边俯瞰庆阳城,直观地阅读这座三千年古城的雄姿时,我才真正地读懂了她。庆阳古城的出现,真是集自然伟力与人工机智于一体的一大奇迹。她坐落在柔远河与环江合围南北走向的长条形台地上,两条河水从东西两面向下深深切割,四面城墙努力向上高耸,孤绝的地理条件,独特的全包裹式筑墙方式,让庆阳古城成为一座可触可感的神话般的存在。经过三千年的不断加固和修葺,庆阳古城拥有了最高至50米的固若金汤的高大城墙,远比12米高的西安古城墙和18米高的南京古城墙高出许多,就其绝对高度来讲,堪称中国第一。现存的庆阳古城分凤城、皇城、教场城(田家城)三部分,周长14300米。其中凤城6300米,相传为周祖不窋所筑,距今约3700—4000年;皇城3500米,相传为西周天子祭祀先祖所筑;田家城4500米,又称驸马城,相传为周祖驸马所筑。现在我们看到的庆阳古城,经过宋元明清几代的加强和升级,依然雄伟壮丽,堪称“活着的千年古城堡”。
我终于明白了600年前明初庆阳攻城战打得那么艰苦的原因:曾经指挥千军万马,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大将军徐达,在庆阳城下却踟蹰不前,束手无策,明廷调度全国军队,耗时120多天,还搭上名将常遇春的性命,付出惨重代价,最终才得以破城!
1368年,40岁的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登基时,元大都还在蒙古人手里,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依然有元兵的残余。为了廓清局面,夺取最后的胜利,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同年7月攻入元大都,元朝的统治宣告结束。在西北地区,元将李思齐总领关、陕、秦、陇诸路大军10万余人,总部驻扎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凤翔,其所控制的区域西至吐蕃,东到商州,南至矶头,北到环庆,整个陇东地区全都在其掌控之中。在明军的进攻下,元军节节败退,控制区在不断收缩。驻守山西的元将扩廓铁木尔从山西退到宁夏,觊觑庆阳,与李思齐互相争斗,抢夺地盘。进入8月,明军逼近陕西,李思齐从凤翔退据庆阳。
1369年3月,徐达带领的明军进入陕西,李思齐退出庆阳,取道临洮,向西进入青藏高原,留守庆阳的是元将张思道、张良臣兄弟。张氏兄弟倚仗着庆阳城池险要,易守难攻,加之城中有自备水源,驻兵骁勇,粮草充足,因此决心负隅顽抗。明大军压境,从四面向庆阳城包抄,张思道看到西逃的路线被断,于是北逃宁夏,留下自己的弟弟张良臣防守庆阳。针对敌情,徐达采取迂回战术,先率兵西进,4月攻取陕西,再一路向西翻越陇山天堑,攻克秦州、巩昌及临洮、兰州。随后,折兵东返,沿北线向东推进,先占领会宁和静宁。5月4日,徐达带兵从开城出发,出三关口,至平凉,平凉百姓闻讯大开城门,牵羊端酒,夹道欢迎。
和平方式取得平凉后,西北地区只剩下了庆阳城,成为元末留在陇东大地上的最后一颗钉子。徐达亲自指挥明军向庆阳推进,5月8日,张良臣假意投降,徐达派右丞薛显带5万人前去庆阳城受降。5月18日深夜,张良臣突然降而复叛,同时派兵偷袭明军大营。面对突发情况,徐达分析研判庆阳城的守防形势,认为攻取庆阳肯定是一场硬仗,于是制定了先廓清四面,最后合而围之、聚而歼之的策略。徐达首先调兵遣将,派俞通源攻打庆阳的西路,派顾时攻打庆阳的北路,派傅友德攻打庆阳的东路,派陈德攻打庆阳的南路,切断庆阳与四面的一切通道,使庆阳成为一座孤城。接着徐达亲自率领大军直逼庆阳城下,从四面将庆阳城团团围定。期间,张良臣先发制人,首先出城挑战,被明军打败。围城两个月后,7月19日,为了声援张良臣,盘踞在宁夏的元军将领王保保亲自率军向庆阳扑来。得知消息,徐达派右丞徐礼在董志原北部的驿马关驻守迎战,同时在庆阳城东南西北四面派兵迎拒。元兵虽然一度攻陷泾州,但最终却不敌明军,兵败逃走。围城在继续,因为庆阳城中粮草储备充足,且有鹅池洞自备水源,因而久攻不下。面对僵局,朱元璋命令驻守北平的大将常遇春前往庆阳,配合徐达攻城,兵行至今河北赤城县西柳河川,常遇春突患重病去世。朱元璋再令偏将李文忠带队继续前往庆阳,兵行至太原,适逢元军又进攻太原,晋北形势危急,李文忠只好回师救援大同,未能及时西进。围城三个月后,庆阳城中出现断粮的情况,徐达认为时机已到,8月21日,总攻开始。张良臣率兵向东突围,被顾时围堵;又企图从西门突围,被冯胜率军击退。张良臣损兵折将,穷途末路,不得已登城请降,徐达拒不答应。其时的庆阳城,音讯不通,弹尽粮绝,城中军民煮人相食。张良臣的部将姚晖和熊左臣、胡知院走投无路,便打开城门迎接明军,徐达率军从北城门进入庆阳城。张良臣父子欲投井寻死,被士兵吊出后斩首,其心腹200余人也被悉数诛杀。
长达4个月的庆阳攻城战终于告罄,见庆阳失守,盘踞在宁夏的扩廓铁木尔向北逃回漠北草原。至此,西起六盘山东到子午岭的整个泾河流域全部得以平定,包括陇东地区在内的整个陕西全部纳入明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