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丽
“少要10万彩礼,小两口就能多攒5万给娃存着,这账算下来,彩礼减了,日子反倒更有奔头了!”
“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就是的,对对的。”
……
近日,一场以“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崆峒区中街街道南河道社区展开,工作人员用居民听得进、记得住的实在话,揭开了“重彩礼”背后的生活真相,让“轻彩礼、重幸福”的理念直抵人心。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高价彩礼的危害:“有户人家为凑齐彩礼,不仅掏空了所有积蓄,还借遍了亲友,小两口婚后天天围着债务打转,曾经的浓情蜜意变成了为钱争执的导火索,这哪是结婚,分明是给幸福设绊啊!”
这些身边事让居民们深刻认识到,“面子彩礼”带来的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情感裂痕。
“以前总觉得彩礼少了丢人,现在明白孩子们安稳过日子最金贵。”居民王大爷感慨道。
习俗如尺,丈量着社会文明的刻度;彩礼似秤,称量着情感本真的重量。
而在新民北路社区,同样也以一系列务实举措破除陈规旧习,让文明观念“入脑入心”。
社区通过在公告栏张贴《抵制高额彩礼弘扬文明新风》的倡议书,在社区广场循环放映婚嫁主题电影,在居民群里的政策解读、公众号推送的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将“幸福不靠彩礼撑”的道理娓娓道来。
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带着问卷走进千家万户。在交谈中,他们认真倾听居民对彩礼标准的看法、对婚俗改革的建议,一一记录在册,让抵制高价彩礼不再是“一刀切”的生硬规定,而是“量体裁衣”的暖心方案。
新风尚的培育,离不开标杆的力量。新民北路社区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签订了《拒绝高价彩礼承诺书》,从自家婚事做起,简化婚礼流程、控制彩礼金额,用看得见的行动为居民立起标杆。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反思,为破除婚嫁陋习、培育文明新风注入了新动力。今后,将持续创新宣传方式,让更多家庭卸下彩礼重负,在平凡日子里积淀幸福分量。”新民北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马西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