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韦、柳,唐诗里的山水田园诗人,以各自不同的诗歌意境赋予了大自然以生命,赋予了诗歌长河里不同的璀璨和记忆。元稹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叶嘉莹先生用这句诗来概括晚唐与盛唐相比在诗歌景象上的不足,其实这世间万物总会经历成长、成熟、绽放、落幕这样的规律,是逃不脱的,但恰好各种逃不脱却创造了不同的感受和成效。我们在王维的诗中体会景物中的禅理,便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中有动,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有我与无我。王维将自然环境与自我动念完美融合的高潮技巧创造了“诗佛”田园诗非常成功的感发意境。孟浩然诗《早寒江上有怀》中写道:“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他所写的景物之中,是一份寂寞的、生命失落的悲哀和感情。比较王、孟在田园诗感发力量和意境上的不同,就不难触摸,诗人的人生经历、诗人本身的心态和心境、诗人作诗的角度和习惯等,都对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感发力量有一定的决定作用。阅读叶嘉莹先生的《说中晚唐诗》,让我对中晚唐诗歌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诗人诗作的别样风景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
欣赏和喜爱繁华是人的普遍心理状态,美好的事物总能让人在内心产生贪念,对于诗作和诗人也是一样。盛唐之鼎盛让人贪恋,诸如李白、杜甫、王维等等的诗人诗作同样让人贪恋。但是,繁花又怎能少去了绿叶的陪衬?只有繁花与绿叶共存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欣赏完繁华再拥有落幕,人生的别样色彩才能被完全绽放出来,成熟的美好和青春的炫丽同样被生活经历一起承载。继王、孟之后的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叶嘉莹先生重点讲了韦应物和柳宗元,以他们的不同人生和对诗歌的不同态度给了我们“落幕”的别致与伤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落幕”而产生的诗意的繁华。
古代是讲究出身的,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非常注重他自己的出身,源于出身对他自身的命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造就本人别样的人生,我们去看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们大多出身显赫,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因此获得了斐然的业绩。当然,这与古代特定社会的社会现状和教育体制有关系,但自古至今,亘古不变的道理往往是:大多数在“繁华”般的环境中孕育成长的人,必然要在一些“落幕”的历练中成就更完美的艺术和更精彩的人生。晋代名医皇甫谧二十岁还游荡无度,犹不好学,后在叔母任氏的启发下奋发图强,《针灸甲乙经》成垂千古之“繁华”。其二十多岁才奋发学文的事例与韦应物有相像之处,这也让我不得不对这个出身显赫家庭却寄情山水的韦应物产生更多的敬佩。叶嘉莹先生讲韦应物,讲得很有层次和高度,既讲其家庭出身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又讲其诗歌在不同维度的成就和意蕴,给了读者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有句俗话说:“城南韦杜,去天五尺”,体现的是韦应物的家族地位的重量级,然韦应物却并非从小就饱读诗书。十多岁被选为御前侍卫,本可以繁华一生,一直过着“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的浪荡生活,然“安史之乱”打破了他人生的本来状态。社会动荡终要改变所有处在时局中的人的所有,包括杜甫、王维、韦应物,他们谁也逃不掉。政局变革改变了韦应物的人生,也让其从外在的“武夫力量”转向内在的“诗意人生”。无法想象一个二十多岁才开始学文的武夫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心理状态。但我们确实被“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这样的诗惊艳到了。这是多么美的一番景象,完全与其曾浪荡的武夫形象难以匹配。短短的四句,写得闲静高远,既有感官的感受,还有一种言外的感受。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寂寞?是谁的寂寞?是属于谁的宁静?我们难以触摸,但着实在内心形成了难以言明的“通感”,这就是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成功之处。叶嘉莹先生没有明确评价韦诗到底好在哪里,但却给我们复原了一个血肉丰满的韦应物。
这世间万物总有它的两面性,说不定韦应物的心中本就蓄满了难以言说的孤独和伤感,但是却写得如此宁静而清幽,也大有可能。就像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这“千万孤独”的心境却在意境的描绘上恢弘博大,仿佛千千万万的世间景致都被罗列其中了,整个宇宙都在诗人的胸怀中,但却凄冷而孤寂。
诗人就是诗人,拥有诗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我们甚至可以不考量这些,但我们要考量的是这些人和这些诗给了我们难以言说的人生感发,让我们获得了前进的动力和冲锋的勇气,这就是诗作的力量,也是我在叶嘉莹先生和其诗作,以及她对诸多诗人和文学作品的解读中获得的深刻体会。
陆游有词《卜算子·咏梅》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想必这首词能完全解释“落幕与繁华”的哲学之思。风风雨雨也好,花满枝头也罢,眼中之物不一定是心中之物,心中之物也不一定是眼中之物,但是难得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叶嘉莹先生用诸多诗人的人生和诗作告诉我们品格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人活着的生命意义和生存意义,也用自己的人生繁华与诸多在“落幕”中的崛起告诉给了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意义。
“诗言志,歌永言”,诗意的人生从来不缺少色彩,如自然之景,也如百变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