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东高原的褶皱深处,华亭市上关中心卫生院的白墙在黄土丘陵间显得格外醒目。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便捷的美团外卖,却有一碗六元的面片子,在袅袅热气中升腾着最朴素的温度。
多年前,一次调研中的对话,如同一粒种子,播撒在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心田。局长皱着眉头说:“患者连一碗面片子都吃不起,这怎么行?”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经过商议,上关中心卫生院毅然做出决定——推出六元管饱的面片子,让住院患者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这一承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用岁月坚守的誓言。
清晨五点,卫生院食堂的灯光准时亮起。张阿姨掀开热气腾腾的蒸笼,面团在案板上翻飞,刀起刀落间,薄如蝉翼的面片子坠入翻滚的骨汤。八角、香叶在锅中沉浮,熬煮出醇厚的香气,氤氲的白雾模糊了窗棂,却清晰勾勒出患者们期待的眼神。
六十五岁的王大爷是面片子的常客。两年前,他因慢性肺病住进卫生院。那时的他,总是从褪色的布兜里掏出冷硬的馒头,就着自带的腌菜默默吞咽。当第一碗面片子端到他面前时,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浑浊的双眼:“这比过年吃得还香啊!”从那以后,每到饭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食堂,和其他患者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吃边唠家常。面片子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温暖了这些被病痛折磨的心灵,让卫生院食堂成了患者们临时的家。
张大姐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去年冬天,她带着高烧的女儿从二十里外的村子赶来。交完医药费后,兜里只剩下十几元钱,母女俩正为吃饭发愁时,护士递上了两张面票。女儿捧着碗,大口吸溜着面片子,红扑扑的小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随着物价的飞涨,食材成本不断攀升,经营面片子的食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但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从未想过放弃。院长常常说:“钱没了可以再挣,患者的心凉了,就暖不回来了。”为了维持这份温暖,全院职工主动承担起额外的工作,节省开支;当地的热心农户也自发送来新鲜的蔬菜、面粉,用最质朴的方式守护这份善意。
寒来暑往,面片子的价格始终定格在六元。那碗翻滚的热汤,如同永不熄灭的烛火,在偏僻的山乡传递着温暖与希望。它不仅喂饱了患者的胃,更治愈了他们的心;不仅彰显了医者仁心的温度,更凝聚起一个山区小镇守望相助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一碗六元钱的面片子,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义,成为爱的象征,成为上关中心卫生院与患者之间最深情的告白,更是医者最本真的初心。